時間:2022-10-28 點擊: 次 來源:豬業科學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豬場批次生產是引入工業批次生產概念,將一段時間內對進行某種統一操作的豬只,比如一段時間內配種的豬,納入同一個批次進行后續生產操作管理如背膘管理、孕檢、疫苗免疫、轉群、分娩、斷奶等的一種生產方式。豬場開展批次生產前提條件和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整理如下。 批次生產開展的前提條件 理想的批次生產需要母豬同期發情、同期配種、同期斷奶,豬只全進全出。這就需要盡量多的母豬在設定時間內配種并受胎,仔豬斷奶轉保育,保育轉育肥能全進全出。 建議豬場通過加強豬群健康管理、后備母豬管理、規范并提高誘情、查情、配種、寄養、背膘管理等技術加強環境和營養管理,確保斷奶發情率、受胎率、后備母豬發情率和集中度、仔豬初生重、均勻度、斷奶重達到標準后,再開始調整批次生產。 批次模式選擇 不同批次模式各有優缺點。以一個實際豬場為例(5個產房單元,每單元60個產床),對比不同批次模式可飼養母豬頭數、批次配種頭數、分娩頭數、斷奶仔豬數、欄位配置數,模式優缺點。詳細對比見表1。 |
上一篇:秋季豬舍管理須知
下一篇:母豬配種后三階段的飼養管理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