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uswhk"></tbody>
    <em id="uswhk"><strike id="uswhk"><u id="uswhk"></u></strike></em>
    <th id="uswhk"><track id="uswhk"></track></th>
    1. <dd id="uswhk"><track id="uswhk"><video id="uswhk"></video></track></dd>
        <li id="uswhk"><acronym id="uswhk"></acronym></li>
          <tbody id="uswhk"><pre id="uswhk"></pre></tbody>
        1. <em id="uswhk"><acronym id="uswhk"></acronym></em>
        2.  手機版 | 登陸 | 注冊 | 留言 | 設首頁 | 加收藏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飼養管理 > 養禽管理 > 文章

          優質肉鴨健康養殖關鍵技術

          時間:2022-10-28    點擊: 次    來源:《農家科技》雜志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肉鴨養殖在我國畜牧行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人們對鴨肉的需求和消費也呈增長態勢。隨著國家對生態環保問題的高度重視,對肉鴨養殖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傳統肉鴨養殖模式已不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本文針對優質肉鴨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進行淺析,以供同行交流。

          一、飼養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原國家環保部和原農業部于在2016年11月聯合印發了《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明確提出“畜禽糞便、養殖廢水、沼渣、沼液等經過無害化處理用作肥料還田”;并相繼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方案(2017—2020年)》。

          為滿足國家對生態、環保的要求,傳統肉鴨養殖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必須往環保、更節約、更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各個肉鴨養殖企業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模式。肉鴨養殖模式和生產技術持續轉型方向:一是降低污染排放,實行環境友好養殖;二是提高動物健康水平,提高抗病存活力;三是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減少經濟損失;四是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減少對土地的占用。目前生態養鴨主要有以下三種飼養模式:多層籠養模式、發酵床網養模式、自動清糞網養模式。

          二、鴨舍建設

          規模養鴨的鴨舍應建在背風向陽、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勢較高且干燥的地方,為充分利用太陽能,其朝向最好沿東西方向。鴨舍呈拱形,高度應在2米以上,長、寬視養殖規模而定。選用直徑25毫米、壁厚1.35毫米的焊接管,彎曲成半圓狀作支架,每兩根為一組,使用直徑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鴨舍時按規格要求將支架裝好后,用木棍或鋼管將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緊,再用竹竿和鋼絲將支架網牢3~5行,每2~4米設立柱1根。舍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鋪設草簾,草簾上再覆蓋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蓋70%~80%防曬網。最好用纜繩順鴨舍封牢,便于卷起,利于陽光照射和通風。

          三、育雛準備

          育雛前應對育雛室(包括墻壁、地面、工具等)進行嚴格徹底消毒,鴨舍空間按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爾馬林加入到15克高錳酸鉀中,密閉熏蒸24小時后打開門窗排出氣體;進雛前1天,點爐試溫,在雛鴨到達前達到30~31℃。雛鴨到達前30分鐘,要把涼飲水加到飲水器中去,以便小鴨喝到和舍溫溫度差不多的水,避免因飲用冷水導致雛鴨腹瀉。準備好飼養日志,做好管理、防疫記錄。

          四、飲水開食

          確定來鴨時間,提前準備好多維等,育雛期50~60只/個飲水器,后期約4只/乳頭,雛鴨要掌握“早飲水、早開食、先飲水、后開食”的原則。雛鴨出殼24小時內飲用0.02%的高錳酸鉀溶液或5%的葡萄糖水。飲水后1小時左右就可以喂食,第一次喂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將以上飼料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撈起。在喂料時挑出弱小鴨、不采食的鴨,放入殘鴨欄,人工助飲并喂料,可最大限度降低死淘率。

          五、日常管理

          應經常觀察鴨群活動情況,及時調節溫度、濕度、通風、光照,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并按要求飼喂優質飼料,保持鴨舍及環境清潔衛生,同時做到墊料松軟、不潮濕,飼料不結塊,防疫工作要做到位。對病死鴨要進行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嚴防疫病傳播。

          六、疫病防控

          一是增強工作人員責任心和強烈的防疫意識,嚴格控制養鴨場外的人員入場,尤其是養鴨戶之間應嚴禁互串鴨舍;二是加強飼養管理,實行單品種生產,保證全進全出;三是針對目前危害養鴨最嚴重的疾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小鴨病毒性肝炎、鴨瘟、漿膜炎等,按期完成免疫接種。四是定期消毒:鴨舍、運動場、水池,夏季3天消毒1次;冬季每周消毒1次;每半個月飲水消毒1次。

          七、適時出欄

          肉鴨生長到6~7周齡左右、體重長到2.5~3千克時應及時出售,以提高料肉比和養殖效益。

          上一篇:鴨肥肝飼養生產技術

          下一篇:蛋雞養殖的五個關鍵點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聯系方式 | 關于陽光
          冀公網安備 13050002001403號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 
          冀ICP備14003538號  |   QQ:472413691  |  電話:0319—3163003  |  
          XXTV欧美

            <tbody id="uswhk"></tbody>
            <em id="uswhk"><strike id="uswhk"><u id="uswhk"></u></strike></em>
            <th id="uswhk"><track id="uswhk"></track></th>
            1. <dd id="uswhk"><track id="uswhk"><video id="uswhk"></video></track></dd>
                <li id="uswhk"><acronym id="uswhk"></acronym></li>
                  <tbody id="uswhk"><pre id="uswhk"></pre></tbody>
                1. <em id="uswhk"><acronym id="uswhk"></acronym></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