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5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王艷菲 - 小 + 大
奶牛魏氏梭菌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是因感染魏氏梭菌(一般認為是A型魏氏梭菌又稱產氣莢膜桿菌)引起的。該病特點:發病率較低,但死亡率較高,往往呈急性發??;大小奶牛都可發病,但犢牛、孕牛和高產牛發病多;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主要為春秋兩季;臨床癥狀是突然發病、死亡及實質器官和消化道出血,死亡率70%-100%,因此,魏氏梭菌病又稱為猝死癥。了解此病的癥狀并及時預防和治療能夠大大的減少養殖場的經濟損失,提高奶牛養殖的經濟效益。 一、發病機理 魏氏梭菌是該病的病原,病原菌在土壤中普遍存在,也可在污水中存在。在正常情況下,機體內的細菌處于緩慢增殖的狀態,且產生的毒素較少。由于機體腸道不斷地進行蠕動,能夠將腸內容物及時排出到體外,從而避免該病菌及其所產生的毒素大量在腸道內積聚。但是當外界環境噪音較大或者突然更換飼料,尤其是從飼喂干草更換為飼喂大量的谷類飼料或者富有蛋白質的飼料以及青綠多汁飼料時,瘤胃里含有的正常能夠分解纖維素的菌群一時無法適應,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減少運動,腸道過于松懈,緩慢蠕動,造成飼料發酵產生大量的酸,從而引起正常的酸堿度失衡。此時,大量的沒有經過消化的淀粉顆粒飼料通過真胃進入小腸,造成病菌快速繁殖,同時產生大量的毒素,增強腸道的通透性,大量的毒素會進入到血液,造成全身毒血癥,導致發病,嚴重時引起休克而發生死亡。 二、臨床癥狀 最急性型:無任何前期癥狀,幾分鐘或1-2h突然死亡。有的奶牛前一天晚上正常,第2天早晨就死在牛舍內。病牛死后腹部膨大,舌頭脫出口外,口腔流出帶有紅色泡沫的液體,肛門外翻。 急性型:體溫增高或正常,呼吸急促,結膜發紺,口鼻流出白色或紅色泡沫,全身肌肉震顫,行走不穩,狂叫倒地,四肢劃動最后死亡。 亞急性型:呈陣發性不安。發作時兩耳豎立,兩眼圓睜,表現出高度精神緊張,以后轉為安靜,如此周期性反復發作,最終死亡。 急性型和亞急性型除上述癥狀外,有的發生腹泄,排出多量黑紅色、含黏液的惡臭糞便,有時排糞呈噴射狀,病畜頻頻努責,里急后重。 |
上一篇:仔豬白痢的防治(圖)
下一篇:豬回腸炎與豬痢疾的區別(圖)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