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6 點擊: 次 來源:家禽科學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近幾年,一種以雞生長不良、消瘦、均勻度差、腺胃腫、腺胃粘膜潰瘍、脫落、肌胃糜爛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雞腺胃炎成為了困擾養殖戶的心病。 雞腺胃炎也叫雞傳染性腺胃炎,是一種以腺胃腫大為主要特征的的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病雞精神沉郁,飲食減少,體重逐漸下降,發病中、后期病雞極度消瘦、蒼白,最后因衰竭而死。 1 流行特點 雞腺胃炎廣泛發生于各品種的雞群,肉雞、蛋雞均可發生[1]。該病發生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均會發生,尤其在夏秋發病率較高。該病的發生也沒有區域性,在全國各地均可見到該病發生。 雞腺胃炎主要發生在雛雞階段,常見1~10日齡發病,發病后5~7 d出現死亡高峰[2],隨后死亡率慢慢下降,呈現慢性感染狀態[3]。該病的發病日齡與發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發病日齡越小,發病率越高,癥狀也越嚴重。當1日齡雞群發病,3~5日齡雞群表現生長遲緩;當在10日齡左右發病,雞群主要表現消瘦、羽毛蓬亂的癥狀;成年雞發病癥狀情況輕于雛雞,主要表現為采食量下降,產蛋率下降。雞群的發病和死亡與飼養管理密切相關,在良好的飼養管理下雞群發病和死亡均較輕;管理差的,死亡和發病則比較嚴重。 2 腺胃炎對雞群的危害 在我國大多數養雞場發生過雞腺胃炎,雞群感染后會引起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降低且更容易生病。發生腺胃炎的雞,表現為法氏囊萎縮,胸腺萎縮,腸道淋巴濾泡腫脹、壞死,肝臟發黃等。一般雞群感染后精神狀態無異常,無呼吸道癥狀,采食量下降10%左右,排消化吸收不完全的飼料樣糞便,死亡無異常,但生產性能嚴重下降[4]。 育雛育成雞主要表現生長均勻度差,大小參差不齊,像不同日齡的雞群混合飼養在一起。產蛋雞不明原因的產蛋下降,每天以7%~10%的速度下降,此外其它一切正常。 3 發病原因 腺胃炎由多種因素造成,病因多而雜,按照分類主要包括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該病單獨發病時死亡很低,但混發其它疾病時死亡率會增加。 3.1 疾病因素 導致雞群發生腺胃炎的疾病因素包括雞痘、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病毒(REV)等。 3.1.1 雞痘 雞痘一般引起雞的皮膚或喉頭粘膜等處病變,而眼型雞痘卻是腺胃炎發病的重要病因。北方秋季是雞痘發病較為嚴重的季節,腺胃炎發病也相應嚴重,很多雞群是先發生雞痘后又繼發腺胃炎,造成較高的死亡率。 3.1.2 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 近來國內有很多學者認為引起腺胃炎的病原也與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變異株有關,并將其稱之為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王玉東[5]等從臨床中表現腺胃腫大的病雞中分離到了IBV,進而推斷腺胃炎的發生與IBV感染有直接關系。 3.1.3 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病毒 有專家學者通過采集雞傳染性腺胃炎的病例,并通過實驗室技術等對病原進行鑒別和分離。其中李冰[6]等對表現腺胃腫大的樣品進行病原研究,分離到REV病毒;并將分離的REV病毒接種到健康雞只中,雞只發病表現出腺胃炎的癥狀,進而推斷REV也是引起雞腺胃炎的一種重要病毒。 |
上一篇:雞白冠病的流行與特點及防治
下一篇:雞結核病的診斷與防治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