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1 點擊: 次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978年,楊木旺出生在安徽旌德縣的一個小山村,母親是農民,父親是手藝人,靠用竹子編作器具維持生計。 當年,他是村子里少有的大學生,走出偏僻的山村,一路讀到上海一所知名大學的博士,畢業后又留在上海工作。楊木旺的人生很符合那個年代的成功敘事——靠教育改變命運,離開鄉村,扎根大城市。以至于村里不少老人會開玩笑地說,“你家祖上冒青煙了”。 2020年,楊木旺已經42歲了。在大多數人眼中,這是一個凡事應該追求穩妥、宜守不宜攻的年紀。但是,那一年,他做了一個冒險的決定:回到安徽老家創業,專門養雞。第二年,楊木旺又決定將公司從上海全部搬回老家,開始了常駐縣城養雞的新生活。 出走半生,剛歸來,楊木旺咋就和雞杠上了呢? “吃喝不愁”的博士為啥迷上了養雞? 按照楊木旺的話來說,自己迷上了養雞,有兩點原因,一是嘴饞,二是愛情。 不過,這個“饞”有強烈的“排他性”,他不饞城市里的饕餮盛宴,只饞童年時期的古早味道。而且,饞癮和在城市生活的時間成正比,在城市生活越久,饞癮越大。 提及吃,楊木旺立刻興奮起來。他還記得兒時一到立秋,父母就會給自己蒸童子雞,美其名曰“轉骨趁秋天,個子猛一竄”。而家里來了客人,在院子里現抓一只老母雞燉湯是標配。平日里,鄰居家殺豬,自己還能撿漏,把新鮮的豬肉拿回家?!昂唵我怀?,就香得不得了?!彼f,“這和城里餐館靠調味料完全不是一碼事,這些香味是你在炒的過程中就能聞到,吃的過程還會有流口水的感覺,是食材本身的鮮味?!?/span> 為了解饞,楊木旺在老家旌德專程找到了一塊地,種植蔬菜和飼養土雞,供自己和家人食用,偶爾,他也會帶給周圍朋友和同事嘗嘗。大家紛紛夸獎土雞的新鮮健康和味道好,攛掇他“干嘛不自己開個店”,這讓楊木旺有點動了心思。 不過,促使他創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家人,尤其是妻子。楊木旺和妻子葉桂花在校園相識、相知,2006年兩人結婚,感情一直很好。碩士畢業后,妻子進入一家畜牧業公司,從事工業化養殖的技術工作(區別于養殖數量較低、多在家中院子里喂養的散戶飼養模式,工業養殖更加提倡效率,在工業化養殖下的肉雞生長速度相較于散養的土雞會快),依靠自己的能力,她一路做到了公司的技術負責人。 但是,因為長期的高壓工作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2016年,葉桂花被查出嚴重的免疫系統類疾病。這場重病讓兩人一下子意識到生命的短暫,楊木旺說:“我帶她回旌德療養,放松放松,但是她很要強,在用藥維持的情況下,還會堅持上班,后來我就說咱現在吃喝不愁,圖啥呢,既然感覺食品安全有問題,你也不認同現在工作中的養殖理念,我們還不如趁著身體還行,干一件我們想干、而且對社會有利的事?!?/span> 兩人說干就干。2020年,葉桂花選擇辭職,楊木旺則拉著另外三位朋友,一位有成熟的企業管理經驗,一位在戰略管理方面很有經驗,另一位則在農業領域深耕多年,五個人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翱摹别B雞。 一開始,公司銷售主要借助社群團購,朋友們都很滿意,但規模有限;2021年6月,在朋友和粉絲的鼓勵下,他們入駐了抖音電商,開始了線上平臺大規模的理念推廣。在地方政府和抖音電商的扶持下,“楊博士生鮮旗艦店”只用一年就在電商行業內站穩了腳跟,現在一天能賣出兩三千只雞。 學建筑的,怎么能搞養雞? 不過,細看楊木旺的履歷,他從大學本科到博士期間學的都是建筑,后來又進入房地產行業。怎么看,都和養雞扯不上關系。 被問到這點時,楊木旺說道自己雖然一直在房地產領域工作,但研究的方向是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化,這和養雞有相通之處。同時,妻子葉桂花任職于知名畜牧業公司,擁有豐富的養殖經驗和專業技術。 目前,主流的養雞模式是工業化、規?;B成的肉雞,它們在室內可控的環境中長大,優點是生長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但這也造成口感不如土雞、抗生素濫用等問題。而自己心心念念的土雞,則為散戶飼養模式,憑借生長周期長的特點,土雞口感好、更健康,但是,散戶由于缺乏技術指導和先進的設備,抗風險能力很差。 |
下一篇:傅光明:一輩子做好養雞人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