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保障食物安全和居民生活的戰略產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笆奈濉睍r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首個五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五年,也是畜牧業轉型升級、提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五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1號)精神,加快構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推進畜牧業在農業中率先實現現代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形勢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畜牧業克服資源要素趨緊、非洲豬瘟疫情傳入、生產異常波動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等不利因素影響,生產方式加快轉變,綠色發展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綜合生產能力、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一是畜產品供應能力穩步提升。2020年全國肉類、禽蛋、奶類總產量分別為7748萬噸、3468萬噸和3530萬噸,肉類、禽蛋產量繼續保持世界首位,奶類產量位居世界前列。飼料產量2.53億噸,連續十年居全球第一。生豬生產較快恢復,牛肉、羊肉和禽蛋產量分別比2015年增長8.2%、10.6%、12.2%,乳品市場供應充足、種類豐富,保障了重要農產品供給和國家食物安全。 ??二是產業素質顯著提高。2020年全國畜禽養殖規?;蔬_到67.5%,比2015年提高13.6個百分點;畜牧養殖機械化率達到35.8%,比2015年提高7.2個百分點。養殖主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小散養殖場(戶)加速退出,規模養殖快速發展,呈現龍頭企業引領、集團化發展、專業化分工的發展趨勢,組織化程度和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畜禽種業自主創新水平穩步提高,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比2015年提高15個百分點。生豬屠宰行業整治深入推進,乳制品加工裝備設施和生產管理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畜禽運輸和畜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網絡逐步建立,加工流通體系不斷優化,畜牧業勞動生產率、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資源利用率明顯提高。三是畜產品質量安全保持較高水平。質量興牧持續推進,源頭治理、過程管控、產管結合等措施全面推行,畜產品質量安全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2020年,飼料、獸藥等投入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1%,畜禽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8%,連續多年保持在較高水平;全國生鮮乳違禁添加物連續12年保持“零檢出”,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合格率達到99.8%以上,在國內食品行業中位居前列,規模奶牛場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標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水平。 ??四是綠色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畜牧業生產布局加速優化調整,畜禽養殖持續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南方水網地區養殖密度過大問題得到有效紓解,畜禽養殖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綠色發展格局加快形成。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取得重要進展,2020年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6%,圓滿完成“十三五”任務目標。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和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成效明顯,2020年畜禽養殖抗菌藥使用量比2017年下降21.4%。五是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疫病防控由以免疫為主向綜合防控轉型,強制免疫、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控制凈化等制度不斷健全,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實施方案逐步完善,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實施,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明顯提升,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全國動物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加強畜禽跨省調運監管,新建266個動物跨省運輸指定通道,對12.5萬輛生豬運輸車輛實施網上備案,動物檢疫監督能力不斷提高。國際獸醫事務話語權顯著增強,成功申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瘟等6家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參考實驗室,我國代表獲選OIE亞太區域主席,2名專家當選 OIE專業委員會委員。這些成就的取得,為“十四五”畜牧獸醫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重大挑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十四五”時期畜牧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依靠國內資源增產擴能的難度日益增加,依靠進口調節國內余缺的不確定性加大,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7—的新發展格局面臨諸多挑戰。一是穩產保供任務更加艱巨。未來一段時期,畜產品消費仍將持續增長,但玉米等飼料糧供需矛盾突出,大豆、苜蓿等嚴重依賴國外進口。受新冠肺炎、非洲豬瘟等重大疫情沖擊,豬牛羊肉等重要畜產品在高水平上保持穩定供應難度加大。二是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加突出。一些地方缺乏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不到位;加工流通體系培育不充分,產加銷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基層動物防疫機構隊伍嚴重弱化,一些畜牧大縣動物疫病防控能力與畜禽飼養量不平衡,生產安全保障能力不足;草食家畜發展滯后,牛羊肉價格連年上漲,畜產品多樣化供給不充分。三是資源環境約束更加趨緊。養殖設施建設及飼草料種植用地難問題突出,制約了畜牧業規?;?、集約化發展;部分地區生態環境容量飽和,保護與發展的矛盾進一步凸顯;種養主體分離,種養循環不暢,穩定成熟的種養結合機制尚未形成,糞污還田利用水平較低。四是產業發展面臨風險更加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