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17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芝華數據 - 小 + 大
國的豬肉消費量占世界豬肉消費量近半,是名副其實的生豬產銷大國。自今年3月開始,我國生豬養殖業因供應面持續寬松導致豬價快速跌破成本線,生豬價格步入豬周期的下行階段。芝華數據分析師團隊特別從縱向產業發展與橫向產業比較等方面入手,結合芝華自采數據,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現狀進行了總結,對行業發展趨勢作出研判。 一、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現狀 1、中國生豬養殖產業體量巨大 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約19.0%,豬肉消費量占世界豬肉消費量49.6%,我國生豬養殖量占世界生豬總養殖量56.6%,我國生豬養殖在全世界的地位十分重要。豬肉在中國國內肉類產量和消費量占比均超過百分之六十。2017年中國生豬飼養產值接近1.3萬億,占國內畜禽(豬牛羊禽)飼養總產值比重約56.6%,生豬產業體量巨大。 圖1 全球生豬養殖分布及中國畜禽飼養產值分布 2、中國生豬養殖產業處于規?;l展新階段 圖2 中國生豬養殖發展階段 縱觀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生豬供給嚴重不足,1949-1978年。開國后到改革開放前期,國內經濟緩慢恢復,生豬產業發展非常緩慢,市民以憑“豬肉票”消費豬肉。1978年全國生豬存欄3億頭,能繁母豬存欄2415萬頭,出欄量1.61億頭,豬肉產量789萬噸,年人均豬肉占有量8.2千克。 第二階段:生豬產業恢復發展,1978-1984年。農民獲得生產自主經營權,生豬養殖積極性提高,1984年生豬出欄量22047萬頭,較1978年增長37%,年人均豬肉占有量13.84千克,生豬供應緊缺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第三階段:生豬產業快速發展,1985-1997年。1985年生豬購銷政策全面放開,市場自由交易開始,1988年農業部“菜籃子工程”建設實施后,生豬養殖快速發展,到1997年,全國豬肉產量大幅增加至3596.3萬噸,較1990年增長58%,年人均豬肉占有量29.1千克,首次超過美國年人均豬肉占有水平,這一階段生豬供給緊缺局面徹底扭轉。這一階段生豬養殖主要是年出欄500頭以下養殖戶為主。
圖3 中美年人均豬肉占有量 |
下一篇:四川“1211”生豬高效養殖模式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