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19 點擊: 次 來源:VETMOOC 作者:周磊 - 小 + 大
前些天《豬業科學》的美女編輯邀請投一篇關于PRRSV疫苗免疫的文章,對于這樣的提議,說實話一開始我是拒絕的(不是客氣,主要是怕,怕講不清楚),心知很多PRRSV疫苗保護的機理真的不解,科研的gap太大,但想到Boss Yang一直在提疫苗使用的科學合理性,也算是為了呼吁理性用苗,硬答應下來,免為其難將對PRRS疫苗免疫過程中常見的一些疑問和誤區做了一些基本分析。今天再加工濃縮之后分享于公號,小蘭時空之旅更新16章,這章恐怕是最難敘的。在琢磨行文結構的時候突然悟到,其實PRRSV疫苗使用的原則可以更為精簡地概括為“有理、有據、有節”六個字。 【免之有理】 免苗之理,指免疫疫苗一定要對PRRSV疫苗免疫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這是合理選擇疫苗種類和科學制定免疫方案的基礎。這里的疫苗專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預防接種的生物制品。 疫苗鼻祖,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Edward Jenner),通過對擠奶女工的熱心觀察,發現了預防天花的一些門道,然后用牛痘皮痂接種8歲小孩后,再直接接種天花,發現沒事,能抗住——說好的安全性評價,效率實驗,臨床批件和符合實驗呢?而且越過靈長類,直接簡單粗暴的上臨床攻毒實驗,放現在這醫生不知要判多少年。這也反應了事物發展從粗獷到精細的一貫規律。 <疫苗種類和特點> 根據疫苗能否在體內增殖復制,可分為滅活苗(killedvaccine)和致弱(減毒)活疫苗(modified live vaccine,MLV),其主要區別見表中所述。 PRRSV滅活苗是將MARC-145細胞培養的病毒純化滅活后,添加佐劑制成。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當PRRSV滅活苗用于未感染的動物時,傳統滅活苗免疫并不表現出有效的保護性。但愛荷華州立大學Alejandro Ramirez教授在《PRRSV指南》(Servet出版)中提出,使用滅活苗接種已感染或致弱活疫苗免疫過的豬只(做加強免疫boost),可提供一定的保護作用,臨床生產中也有這樣操作的,但效果如何,是病毒的蛋白在起作用還是佐劑的非特異作用仍存在較大爭議。 PRRSV致弱活疫苗MLV是將病毒在非靶細胞(如MARC-145等)中連續傳代致弱而成。MLV在合理使用且對豬場流行毒株具有交叉保護性的情況下,能夠有效的減輕因病毒感染所致的臨床癥狀和臟器病理變化,加快病毒血癥的清除,改善生長育肥豬的生產性能,減緩由于感染所致的日增重降低。 <毒株交叉保護> MLV對異源毒株的交叉保護程度具有很大差異,目前并不清楚MLV與流行毒株需要有多高的同源性才能夠提供有效的保護,也不清楚決定保護與否的病毒基因或位點是什么。有國外報道稱,美洲型毒株免疫后能夠對歐洲型毒株產生保護,但反之歐洲型毒株免疫卻不能保護美洲型毒株,更加說明PRRSV異源保護機制的復雜性。由于當前疫苗對新近流行的類NADC30毒株不能提供有效的保護,這可能使得該毒株迅速擴散,在國內廣泛流行。 |
上一篇:豬瘟免疫防控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
下一篇:最完整蛋雞免疫減負“434”案例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