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24 點擊: 次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三農”砥礪奮進、開拓創新,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成就,發生了一系列歷史性變革。值此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即將召開之際,總結梳理五年來中國“三農”發展的可喜成績、寶貴經驗,對于我們進一步落實好習近平“三農”思想、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和“三農”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站優選綜合篇“新時代‘三農’啟示錄” 看!大國“三農”磅礴轉型的文章,以享網友。 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習近平 盡管每一段歷史都有其不可復制的獨特性,但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五年的中國“三農”發展史,即使放在滔滔歷史長河中,也依然如巍巍豐碑聳立。 在“三農”這個涉及人口如此之多、對國計民生影響力如此之巨、改革難度如此之大的領域,進行一場全面深遠的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發展方式轉變,并在短短五年時間里,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社會跨越發展,農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增長動能順暢轉換,各種風險有序化解——縱觀世界“三農”史,亦屬罕見。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砥礪奮進所臻至的嶄新高度,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13億中國人開拓創新的現實觀照,這也是中國“三農”創造歷史、磅礴轉型的生動傳奇。 形成了一個領航中國“三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 ——習近平“三農”思想根植和來源于“三農”深厚土壤,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輝,豐富和創新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動著大國“三農”走向新時代 猶記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自新世紀以來首次低于8%,“劉易斯拐點”“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國發展在連續多年高位運行之后走到了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 彼時,農業農村處在一個兩難境地:一方面,包括糧食在內的農產品數量供應空前豐富、庫滿倉盈;另一方面,“天花板”“地板”擠壓、“黃燈”“紅線”限制、“三期疊加”“三量齊增”糾纏…… 大國“三農”,究竟該走向何處? “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懼路遙,不忘初心,縱橫跨越中國版圖,到實踐中尋找答案。五年多時間,基層考察調研50多次,其中深入農村一線就有20多次。 從春水初生來到大包干發源地安徽鳳陽小崗村察苗情、談改革,到大暑炎炎深入湖北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看村容、思宜居;從暮秋時節前往湖南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貧困村民家中拉家常、謀脫貧,到數九寒冬趕赴邊陲小鎮內蒙古阿爾山市伊爾施鎮問寒暖、訪民生。 一路風雨兼程,一路不曾停歇;一路踏石留印,一路點燃星光。 而今天,我們回望來時路才發現,第一束星光,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徹洞察國家前途命運、深刻把握世情國情農情的基礎上,謀篇布局的開始;也只有回望時才發現,這點點光芒早已匯集成星光大道,大國“三農”正是因為沿著星光的方向前行,才得以穿越荊棘,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耀目的星光,就是博大精深、立意深遠、視野廣闊、內涵豐富的習近平“三農”思想。 習近平“三農”思想里,蘊含著新的糧食安全觀。2013年前后“糧食包袱論”“農業進口論”等觀點達到了頂峰,一時間農業究竟還要不要搞、怎么搞,成了很多人心頭的疑問?!爸袊说娘埻肴魏螘r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薄凹Z食安全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國家發展的‘定海神針’?!本褪沁@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重申“三農”“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糧食安全飯碗”理論。這些充滿思辨、飽含深情的論斷,如明月照大江,如紅霞生海腹,一錘定音穩住大船的轉向舵,奠定了新時代國家糧食安全觀的總基調。 習近平“三農”思想里,蘊含著新的城鄉發展觀?!爸袊獜?,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薄耙罨青l統籌,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薄叭魏螘r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边@些理論從宏觀全局和歷史進程全面闡述了“三農”發展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深刻揭示現代化進程中城鄉關系變遷的一般規律和富民強國之路。 習近平“三農”思想里,蘊含著新的民生觀?!叭娼ǔ尚】瞪鐣?,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薄皩幰G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秉h的十八大以來,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到“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再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系列重要論述和實踐,清晰地勾勒出人民領袖治國理政的民生邏輯和“人民至上”的執政情懷。 習近平“三農”思想根植和來源于“三農”深厚土壤,既有守正出奇、矢志創新的時代氣息,也有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歷史積淀,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輝,豐富和創新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動著大國“三農”走向新時代。 |
上一篇:10大關鍵詞引導未來養殖業方向
下一篇:牧原扶貧模式的“倍增效應”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